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文化 - 正文文化
雷军:一个电话引发造车,要做世界前五的汽车公司
钰菠
2024-08-14
【文化】
979人已围观
摘要2024年7月19日晚7点,雷军的第5次年度演讲如期举行。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演讲中,雷军首度分享了小米造车这三年来,他的心路历程和曲折往事:从意外遭遇美国制裁的危机时刻,到毅然决然踏入纯电汽车领域的勇敢抉择,再到汽车发布会前的焦虑郁闷,最后是挤上牌桌后的踌躇满志。在这场主题为《勇气》的演讲里,雷军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,详细阐述了小米造车的决策逻辑、资金投入、技术研发、市场定位等多个方面。作为在科技界粉丝众多的领航者,雷军以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强大的执行力,带领小米从智能手机市场的佼佼者,逐步转型为智
2024年7月19日晚7点,雷军的第5次年度演讲如期举行。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演讲中,雷军首度分享了小米造车这三年来,他的心路历程和曲折往事:从意外遭遇美国制裁的危机时刻,到毅然决然踏入纯电汽车领域的勇敢抉择,再到汽车发布会前的焦虑郁闷,最后是挤上牌桌后的踌躇满志。
在这场主题为《勇气》的演讲里,雷军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,详细阐述了小米造车的决策逻辑、资金投入、技术研发、市场定位等多个方面。作为在科技界粉丝众多的领航者,雷军以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强大的执行力,带领小米从智能手机市场的佼佼者,逐步转型为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新锐力量。
无论是在这场演讲中,还是在造车的过程中,雷军似乎都扮演了一个记录者与反思者的角色:
“汽车是百年赛道,只要真心想干,任何时候开始,都是最好的时机。”
“无论面对何等巨大的危机,都不能被吓倒,破釜沉舟的勇气,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。”
“一百份市场调研报告也替代不了和一个真实用户沟通的心声。”
“小米造车要尊重行业规律,守正出奇,要先守正再出奇,不要一上来就颠覆,一上来就掀桌子。”

“不收购、不代工、不走捷径、不用资本、从核心技术出发,认认真真地去做一辆好车。”
“懂一行,爱一行,才能做好这一行。”
“三年下来,我大概试驾了170多辆车。笔记和资料,居然有20多万字。”
“小米汽车成功挤上牌桌,但我们的长征才刚刚开始。”
“勇气不是喊口号,而是每一步脚踏实地的行动。”
这是一个关于梦想和勇气的故事,正如雷军对小米的受众的描述:他们不甘于平庸,还在为梦想奋斗;他们向往先进的科技,渴望幸福的生活;他们心中有火,眼里有光,浑身都闪耀着乐观与自信的光芒。
演讲过程中,雷军还奉上自己驾驶SU7表演漂移的视频,这是他应网友们要求,交上的作业。
以下根据雷军演讲内容整理:
一个电话引发的造车小米造车始于一个意外。
2021年1月15日早上7点多,雷军在上班路上接到一个电话,被告知小米手机被美国制裁了。在随后紧急召开的董事会上,有人提议雷军考虑造车。
随后,雷军拉了一支六人的调研组,70多天去了10多个城市,调研了85场,面访了200多人,开了4场高管会议。在调研过程中,李斌和何小鹏一直劝雷军造车。而随着调研的深入,雷军也越来越感受到智能电动车的趋势已不可阻挡。
3月24日,雷军向董事会汇报:“智能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,汽车行业正在与消费电子行业相结合。我认为小米必须参与进来。且要朝着全球前五的目标努力,预计投入至少100亿美元。”经过讨论,董事会支持造车,但要求雷军亲自带队。
雷军起初对此有所犹豫,因为当时小米上市两年半,手机高端化刚刚开始,事务繁多,其当时的得力干将周受资又正好辞职去了字节。雷军反复问自己:创业这么苦,我真的还要从头再来一遍吗?风险这么大,万一输了,我这辈子就这么灰溜溜地收场吗?我真的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到一个全新的行业吗?
但雷军最终决定挺身而出,“当时我心中只有七个字:虽千万人,吾往矣”。3月30日,雷军正式回复董事会,愿意押上一生的声誉和成就为小米汽车而战。当天,小米正式宣布造车,雷军带队,10年内全资投入100亿美元。当时直播屏幕上的弹幕全是“干翻特斯拉”,这让雷军百感交集。
小米造车引起巨大反响,小米早期创业者刘安昱、宝马设计师李田原、顺为资本合伙人胡峥楠等人先后加入小米汽车,半年内就组成了超过1000人的团队。目前,小米汽车部门的员工已经超过了7000人,拥有1000多位技术专家。
先守正,再出奇小米决定造车后,面临诸多挑战。从研发角度看,汽车行业竞争激烈,作为新来者,第一辆车至关重要。
中国产业链成熟,电动车相对容易造,但小米决定不走寻常路,先从纯电轿车做起,从核心技术做起。“14年前小米创业的时候,就是轻模式,初期速度很快,但是根基不扎实,后来遇到了很多的挫折。到今天为止,我都觉得我们还在补课。所以当我们再次创业的时候,我们决定不走捷径,不收购、不代工,从核心技术做起,10倍投入,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。”
此次造车,小米在电机、电池、智能驾驶等方面投入坚决,像一般人可能觉得相对简单的电池包,小米就投入几千万,做了十多个,甚至为了搞明白电池包的技术,自建了一个工厂。“我们就这样启动了核心技术的研发,披星戴月干了大半年。”
但是2021年年底,项目第一次正式评审会结果不理想,产品方案推倒重来。春节期间,大家都很焦虑。春节后上班第一天,雷军取消所有日程,召集汽车部核心人员开会,会议开了整整21天,最终形成重要共识:小米作为新来者,能顺利上牌桌就是巨大成功。小米造车要尊重行业规律,先守正再出奇,不要一上来就颠覆。
2023年8月16日,雷军:一个电话引发造车,要做世界前五的汽车公司第一辆试产车缓缓地从产线上驶出来。现场所有人都激动不已。经历了这么多的峰回路转,小米SU7如期交付,即便是现在回首去看,雷军也还是觉得这是个奇迹。“我们选择了做最难的纯电轿车,选择了从核心技术做起,选择了在项目压力最大的时候,停下来开21天的会,这些都需要巨大的勇气与决心。因为我们深知,只有坚持做正确的事情,我们才能走得更远,小米汽车才能真正成功。
做最会开车的车企老总懂一行,爱一行,才能做好这一行。造车同理,“我一定要懂车、爱车,才有机会把车做好。”
为此,雷军通过试驾170多辆车来提升对车的理解。他向周围朋友、同事借车,还逛4S店,借小米车库里的车,通过与车主交流,询问车辆优缺点、购车原因以及换车意向,然后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和评论并记录。三年下来,他整理的笔记和资料有20多万字。
雷军还学赛车,考赛照,买高级模拟器在家练习,逼着团队成员也去练,现在小米汽车超过100人都拿到赛照。他认为一支真心热爱汽车的团队才能真正把车做好。学赛车让他对车的认知进了一大步,“更深地理解了什么叫人车合一”。
在这份对车的理解和热爱之上,雷军亲自参加汽车研发的关键节点:2022年年底跑到黑河现场,参加工程车的第一次冬测;第二年参加夏测,在吐鲁番感受高温,这也让他意识到汽车的防晒真的很重要。
为保证质量,今年1月份,小米开展了行业最大规模的路面测试,投入576辆样车,测试300多个城市的公路,总测试里程达540万公里。
有网友评价,小米汽车行不行要看高管敢不敢自己开。结果小米高管全体响应,参与测试。雷军自己就测试了10多次,累计5000公里,“我最难忘的一次,是今年1月份从北京到上海,早晨6点到晚上9点,15个小时,一个人开了1276公里。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一个人能开这么远。”
挤上牌桌,才算刚刚开始小米汽车研发过程很低调,去年年底亮相后,热度很高,但随后便迎来各种质疑、批评和诋毁。“有人说苹果3年、10年都干不成,小米凭啥3年能干成。我觉得难以回答。其实这个产业都已经很成熟了,三年干成就是一个标准。”
这种质疑,并不会影响雷军,而真正的困难是市场对小米SU7销量的不看好。上市前两三个月,雷军与团队沟通时,发现所有人都认为卖不动。他认为小米SU7配置和体验比Model3好,“34C”用户(即宝马3系、奥迪A4、奔驰C级,分别为这些品牌的入门车型)应升级为更智能的电动车。但团队认为“34C”用户看重品牌,不会买小米SU7。而为女车主设计的防晒、收纳功能也被认为不会被女车主认可。
雷军不死心,又请来23位媒体朋友出主意,结果绝大部分人依然不看好,认为能卖3000辆就要烧高香。整个3月,雷军都极度郁闷,他想起试驾过的一辆福特野马,车主对车的热爱让他相信人生值得被奖励,值得拥有一辆“DreamCar”,而小米SU7就是为奋斗者设计的,他坚信小米SU7会大卖。
“其实真正考验我信心的,是今年2月份要确定产能。”雷军内心矛盾,定多了担心卖不掉,定少了担心不够卖,还可能被骂饥饿营销。最终,他下定决心定了76000辆,意味着扣掉爬坡时间,要月销1万,而纯电轿车月销1万的只有特斯拉Model3。他深知这是个疯狂的目标,但他没有退路。
就在发布前的媒体试驾会上,前不久还觉得卖不动的记者们,观点开始改变,而他们的肯定,也让雷军悬着的心踏实了下来。
但更大的难题是定价,新能源汽车和纯电车成本不同,纯电车除特斯拉外几乎都亏损,合理定价才能保证业务持续成长。网上谣传小米SU7定价14.9万甚至9.9万,雷军看了觉得十分离谱。他认为小米SU7配置和体验远超Model3,应有勇气定到21.59万,比Model3便宜3万。
发布会上,雷军极度紧张,嗓子沙哑,“就像10年寒窗苦读的学生终于参加高考,当我公布定价,现场的观众一片欢呼,我心里踏实了”。
小米SU7发布会后,4分钟预售破1万,27分钟破5万。有很多用户没试驾甚至没见到车就直接预定,“这就是米粉对小米的信任”。
在收车仪式上,雷军弯腰为车主开门逐渐演绎成“千亿CEO开车门的段子”,到了北京车展,站台的雷军也被当成了营销之神、行走的流量。“以前车展看车模,现在车展看CEO”就是这么来的。
小米SU7首战告捷,意味着小米汽车挤上了牌桌。“离真正的成功还差很远,我们的长征才刚刚开始”。过去三年对小米来说是脱胎换骨的经历,小米SU7成功背后是小米集团4万多名员工的共同勇气。
“勇气并非没有恐惧,而是面对恐惧的时候依然坚定不移。勇气来自于坚定的信念,奔涌不息的热情,还有每一步的脚踏实地。勇气就是人类最伟大的赞歌。”
Tags: 雷军一个电话引发造车要做世界前五的汽车公司
版权声明: 感谢您对【奚诗百科网】网站平台的认可,无特别说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归【奚诗百科网】平台所有,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来源【奚诗百科网】”。 https://sptgyg.com/post/12804.html
上一篇: 关于碾压骑行小孩事件的深度思考
下一篇: 为什么最新的使用混合专家架构
最近发表
- 文学常识100个,从古至今的文学知识宝库
- 索尼T700,一款时尚与性能兼备的数码相机
- 文学常识,让生活更有诗意
- vivo手机最新款的价格指南,了解最新型号及其价值
- 三星i9228,智能手机界的全能战士
- 经典再现,苹果iPhone 4S的外观与设计解析
- 云中的城堡,音乐剧的魅力与创新之旅
- 音乐剧猫,主题曲的魅力与魔力
- 芝加哥,百老汇音乐剧的经典之作
- 探索魅族魅蓝3,小身材,大能量
- 芝加哥,百老汇音乐剧的璀璨明珠
- 文学常识一百条,开启你的文学之旅
- 穿越时空的课堂,小学生必背历史知识
- 在线毛笔书法字体生成,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
- 文学世界的探险,五年级的文学常识之旅
- 五年级学生必知的文学常识,开启文学世界的大门
- 探索在线毛笔字生成,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
- 书籍编码查询,解锁图书世界的钥匙
- 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,演员的魅力与舞台艺术的融合
- 书籍书号查询,解锁知识宝库的金钥匙
- 全面评测,联想ThinkPad X1系列—商务精英的移动办公利器
- 探索书籍编号查询网站,数字化时代的阅读新助手
- 探索书籍编号查询系统的奥秘,你的图书馆新伙伴
- 探索在线字体设计,如何生成个性化的毛笔字效果
- 变身怪医音乐剧开票,经典故事的现代演绎,一场视听盛宴即将启幕
- 图书编号对照,图书馆的魔法钥匙
- 图书编号,解密图书馆的语言
- 图书编号模板,图书馆的身份证系统
- 图书编目,艺术与科学的结合
- 潮起东方,音乐的浪潮,伴奏的艺术
- 大专专业选择指南,探索适合你的职业道路
- 联想U410笔记本电脑,轻薄便携与性能的完美结合
- 大专专业选择指南,揭秘最无用三大专业
- 探索出版图书编号,书籍的身份证及其奇妙旅程
- 探索图书馆的秘密,文学类索书号的指南
- 潮起东方,一首描绘时代精神的歌曲
- 文学类书籍的编号,探索图书分类的奥秘
- 探索三星6200,您的智能生活新伙伴
- 华为荣耀10x,性能与设计的完美融合
- 技校十大吃香专业,未来就业市场的黄金选择
- 探索文学宝藏,文学类书籍的分类与编号系统
- 潮起东方,用音符唤醒东方巨龙的觉醒
- 潮起东方,音乐的力量与时代的精神
- 文学宝库的钥匙,轻松掌握文学类书籍编号的艺术
- 佳能相机全解析,从经典到现代,型号、上市时间与价格一览
- 文学类书籍分类,探索文学宝库的指南
- 探索Lumia 750,一款智能手机的前世今生
- 经典依旧,探究苹果4s的现代价值
- 烹饪专业专升本考试科目全解析,如何准备和成功
- 青岛单招培训,揭秘青岛地区优质单招培训机构及其特色